其實我始終不認同現在歷史書講的“元朝打下的版圖=中國歷史最大的版圖”。
蒙古當時是一個獨立的征服者,他們建立了自己的帝國,統治了包括中原、阿拉伯地區、俄羅斯等元朝的情況,蒙古人建立了政權,而中原當時是被征服的一部分,把蒙古帝國的全盛疆域等同於「中國的歷史成就」不夠嚴謹。
有人說“因為蒙古用了儒家思想去統治中原 ,所以這個土地就應該屬於中國的”我是覺得沒有道理的。
從文化影響的角度來說,蒙古確實吸收了中原的儒家思想來治理,但這並不能直接推導出「蒙古帝國的疆域就是中國的」。文化的相互影響是一回事,政治主權和土地歸屬又是另一回事。
阿拉伯帝國的文化也曾影響過很多地區,比如北非和中亞,但沒有人會因此說那些地區就屬於阿拉伯帝國後繼國家的歷史成就。同樣,蒙古人接受儒家思想,只是統治方式的一種選擇,並不改變他們作為獨立征服者的身份。
我提到以前的法蘭克王國征服了西羅馬,西羅馬的基督教對法蘭克王國有很深的影響,然後有人就說基督教對法蘭克王國的影響,沒有儒家思想對蒙古的那麼大,所以不可以這樣比較。
他們的邏輯好像是「儒家對蒙古影響大,所以蒙古的土地算中國的」,但當我用相似的例子(比如基督教對法蘭克的影響)去反駁,他們卻以影響程度不同來否定,這其實沒有邏輯的一致性。
其實,文化影響再深,最終也只是治理方式的選擇,並不影響土地主權的歸屬。否則,任何一個強大的文化圈都可以用這個理由去主張別人的土地——這樣只會讓歷史歸屬變得荒謬。
第一,文化影響和土地歸屬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。蒙古人接受儒家思想只是為了更好地治理中原,這是統治者的實用選擇,但這並不改變他們的身份是外來征服者。統治方式的選擇不會讓征服的土地自動變成原本被征服國家的「功績」或「歷史財產」。
第二,不能雙重標準。如果基督教對法蘭克王國的影響不被認為改變土地的主權,那麼儒家思想對蒙古的影響也不能有特權。影響的深淺不能成為這種歸屬的標準,因為那是主觀的比較,而主權和歷史是客觀的事實。
第三,如果蒙古帝國當時沒有採用儒家思想治理中原,是不是就不能把元朝視作中國的一部分?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就說明他們的邏輯非常脆弱,因為一個土地的歷史歸屬不可能完全取決於統治方式的選擇。